韓國文化的魅力風靡全球,越來越多人也準備考Topik韓語檢定。不過韓文的文法和我們所熟悉的中文有許多不同,本文提供重要的Topik初級文法整理,一起來好好的打下韓文基礎吧!
韓文與中文存在許多差異,除了韓文的發音和詞彙之外,韓文文法中的結構和句型都是理解韓文的關鍵,以下將介紹韓文文法中的基礎概念,要特別注意喔!
韓文文法基礎概念(一)基本語序
韓文的基本語序為:主語(S)+賓語(O)+動詞(V),句子中的動詞永遠放在最後面。例如,中文的「我吃蘋果」在韓文中應表達為「我蘋果吃」。另外一種句型結構是主語加上形容詞,例如「朋友漂亮」。基本上,所有的韓文句子都會以動詞或形容詞做為結尾。
韓文文法基礎概念(二)助詞決定語意
在韓文中,句子的結構和成分通常由助詞決定,而不是由語意決定,這與較注重語意和語序的中文大有不同。例如,韓文的主詞、受詞都有各自的「主格助詞」、「受格助詞」等,甚至有的補語、定語、狀語、謂語也需要助詞;若混淆使用,將無法正確表達句子的意思。
韓文文法基礎概念(三)語尾變化
韓文文法的特點之一,在於動詞和形容詞的語尾會有變化,單純的動詞或形容詞單字稱為語幹,而接在語幹後面的語尾可以用來表達前後句關係、禮貌程度、句子種類、時態變化等。例如動詞먹다(吃),可以拆分為 먹(語幹,具有「吃」的意義)+ 다(語尾),若把語尾改成 었다,則為「먹었다」,代表過去式。
形容詞也有過去式,例如 바쁘다(忙)可以拆分為 바쁘(語幹,具有「忙」的意義) + 다(語尾),用在過去式時寫作「바빴다」。這些變化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仔細掌握。
韓文文法基礎概念(四)敬語用法
在韓國文化中,特別重視輩分,面對長輩時須使用敬語。敬語的語法可以透過語尾表現,在詞語後面加上特定語尾,就可以代表對不同對象的敬語。
韓文中的階級可以分為對上、對等、對下,而在文法上,階稱當中對上的可以分為尊敬階(하십시오體)、准敬階(해요體),對等的有平階(하오體)、准平階(하게體),對下的則是基本階(해體)、不定階(해라體)。
韓文文法基礎概念(五)正式與非正式語氣
根據前文所整理的階稱,還能根據使用時機進一步劃分為「格式體」和「非格式體」,前者是較正式有禮的語體,常見於正式場合或書寫、書面用語,而後者則是使用於日常生活居多,屬於較口語化的用法。
例如在面對公司主管,或者階級森嚴的軍隊當中,敬語就會使用表達最高尊敬、屬於格式體的尊敬階(하십시오體);在日常生活中,對象年紀比自己大、職位比自己高,就會使用屬於非格式體的准敬階(해요體),而這也是最廣泛使用的尊稱語體,表示對對方的尊重,一般在第一次見面、還不清楚彼此年齡時,就會使用這種語體。
韓文文法基礎概念(六)數詞
韓文的數詞分為「固有詞」和「漢字」兩種系統,發音、寫法和使用時機都不相同。前者多用於數字計算、年齡表達等,後者則見於電話號碼、長寬高、年月日的表達。
使用韓文數詞的時候需要統一,不可以混用,例如23要寫成「스물셋」(固有詞)或者「이십삼」(漢字),不能任意組合;但若數字超過百位以上就有混用的可能,因為百、千、萬的單位都是漢字,至於十位數與個位數,使用固有詞或漢字皆可,例如:
235:이백〔삼십오〕(漢字)/이백〔서른다섯〕(固有詞)
305:삼백〔오〕(漢字)/삼백〔다섯〕(固有詞)
以上關於Topik初級文法整理的內容,屬於理解韓文文法中的基礎知識與概念,多加練習與掌握後,後續面對更複雜的文法句型時,學習才會更有效率喔!接著,我們來介紹三種常見的基礎文法,一起看看吧!
在韓文文法中,助詞的使用是非常關鍵的。下面我們介紹幾個常見的助詞及其用法。
Topik初級文法整理✦助詞
主格助詞 이 / 가 ;은 / 는
「主格助詞」放在一個句子中主語的後面。根據語幹的不同,後面所接的助詞也不同。
主格助詞 이 / 가
作為強調主語之用、或引入新訊息時使用。若主語以子音結尾加 이,以母音結尾則加 가。
例句
민수가 학교에 갔습니다.(民洙去了學校。)
說明
수是以母音結尾,且這裡使用「가」強調主語是「民洙」。
說明
哲秀在這邊為新出現的人物,且수是以母音結尾,因此使用「가」。
主格助詞 은 / 는
作為已知資訊,或者提起舊訊息的時候使用。은 接在以子音結尾的主詞後方,若以母音結尾的主詞則使用 는。
例句
민수는 학교에 갔습니다.(至於民洙,他去了學校。)
說明
수是以母音結尾,這邊使用「는」指稱主語民洙是已知的訊息。
例句
저는 작년에 한국에 갔었어요. 한국은 정말 추웠어요.(我去年去了韓國。韓國真的很冷。)
說明
後一句提起韓國(한국)時,因是已知的訊息,且국是以母音結尾,故以「은」作為助詞。
受格助詞 을 / 를
當名詞作為賓語時需要使用受格助詞 을/를,指明動作的對象。을 接在以子音結尾的名詞後使用,而 를 則接在以母音結尾的名詞後方。
說明
「책」是指賓語「書」,因「책」以子音結尾,所以使用受格助詞「을」。
接續助詞 이랑 / 랑;이나 / 나
接續助詞是連接兩個名詞的並列助詞,等同於中文的「連接詞」,在韓文常見的接續助詞有表達「和」的이랑 / 랑、表達「或」的이나 / 나等。
接續助詞 이랑 / 랑
이랑/랑 是用來連接名詞的接續助詞,即中文的「和」之意;根據名詞的結尾來選擇使用,若為子音結尾使用 이랑,母音結尾則用 랑。
接續助詞이나 / 나
使用 이나/나 時,可以將兩個或多個選項連接在一起,用於表達選擇、替換的意思,相當於中文的「或」。
地方助詞 에 / 에서
前面需要放場所相關的名詞。若後方接有方向性的動詞、即「移動到某處」,或是表示靜態位置、指「在某處」,使用的地方助詞為 에;若表示動作的發生地,即「在某處進行某動作」,則用 에서。
說明
表示靜態位置「在學校」,使用地方助詞「에」。
說明
表示動作「念書」的發生地「在學校」,使用地方助詞「에서」。
方向助詞 으로 / 로
代表往、朝向的意思,句型為「場所/方向+方向助詞」。此外,這也可以接在交通工具後面,代表使用某種交通方式前往某地。若名詞以子音(除 ㄹ 外)結尾時,使用 으로;로 用於名詞以母音或 ㄹ 結尾時。
說明
「학교」指學校,因名詞以母音結尾,所以使用「로」。
韓文的時態主要分為現在式、過去式、未來式,這些時態的變化是通過動詞的語尾變化來表現。下面我們以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准敬階(해요體)為例,介紹這些時態。
Topik初級文法整理✦時態
現在式 아요 / 어요 / 해요
表示現在發生的動作或者不變的真理、習慣等,都是使用現在式。同時,根據不同的母音,使用相對應的 아요、 어요 或者 해요。
說明
「가요」是「가다」(去)的現在式,表示現在去學校。
※가다(去、走):가다 + 아요 = 가요
過去式 았어요 / 었어요 / 했어요요
表示過去發生的事情。
說明
「갔어요」是「가다」(去)的過去式,表示去了學校(行為發生在過去)。
※가다(去、走):가다 + 았어요 = 갔어요
未來式(으)ㄹ 거예요
表示現在尚未發生,未來將會發生的動作。
例句
내일 학교에 갈 거예요.(明天會去學校。)
說明
「갈 거예요」是「가다」(去)的未來式,表示未來會去學校。
※가다(去、走):가다 + ㄹ 거예요 = 갈 거예요
終結語尾是韓文句子結束時使用的語尾,可以分辨說話者的目的或語氣。下面我們將以動詞「가다(走、去)」與形容詞「밝다(明亮)」來展現在相同詞幹中「敘述形」、「疑問形」、「命令形」、「勸誘形」、「感嘆形」等5種終結語尾的不同語氣與涵義變化。
Topik初級文法整理✦終結語尾
動詞
- 敘述形: 간다(去。)
- 疑問形: 가냐?(去嗎?)
- 命令形: 가라(去!)
- 勸誘形: 가자(一起去吧!)
- 感嘆形: 가는구나!(去啊!)
形容詞
- 敘述形: 밝다(亮。)
- 疑問形: 밝으냐?(亮嗎?)
- 感嘆形 :밝구나!(亮啊!)
相信透過本文中Topik初級文法整理,會發現韓文文法與中文存在許多不同,熟悉這些語法是通過Topik檢定的關鍵。
巨匠線上真人為備戰Topik的考生設計了Topik韓語檢定線上課程,提供專業的韓文師資,以生動活潑的教學,詳細講解文法知識,也能夠針對考試重點複習,全方位強化聽力、閱讀、寫作能力,讓學員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韓文程度,順利通過檢定!